一、總體目標
根據集團總體戰略經營目標,利用三到五年時間,圍繞公司核心產業,以積蓄人力資本,構建企業文化為目標,整合組織流程,規范人事體系、建立素質模型、優化薪酬激勵,通過人力資源的最大化發展,有力地推動集團向現代化新型企業發展
二、目標解讀
積蓄人力資本:利用3到5年時間,以培養為主、挖掘為輔、引進為補充,造就一支有操守、懂專業、善經營、能管理的人才隊伍,包括項目投資和風險控制相關專業人才隊伍、管理營銷策劃人才隊伍、經營管理人才隊伍和資本運作人才隊伍;并將這支人才隊伍鍛煉和凝聚成一個上下目標一致,內外價值一致、內部溝通協調、專業能力互補和共擔分險成果的高效能團隊。
構建企業文化:公司成立和運作多年來,已經形成一定的"文化“和"習慣力量"。 但是這種"文化”與公司倡導的文化還有差異,還存在一些消極面。因此,需要花一段時間來逐漸總結、提煉企業的文化精髓;并通過制度建設和人員培訓把這種文化逐漸固化下來,從而影響人的最終行為。企業文化建設一個工期的工程,一方面其建立需要改造人的思想,需要時間;另一方面企業文化需要隨著社會和企業的發展而發展,需不斷建設。希望五年之內可能形成一個初步的框架和適合企業實際的文化建設模式。
整合組織流程:組織機構和部門間權限流程是企業管理的基礎。通過整合組織流程,規范各部門職責和相互間的配合關系,理順分工合作和業務流程,實現高效管理可以整合各部門的人力資源,實現人力配置的科學合理,也為整個集團與各控股公司之間理順關系打下基礎。
規范人事體系:作為一家集團公司,一個合理規范的人事體系是非常有必要的,這為選用育留提供了最基本的依據,也是集團內部人力資源合理配置與流動的基礎。因此需要建立科學規范的集團職位體系、組織架構流程、招聘錄用流程、培訓發展規范、績效管理制度和淘汰選拔機制。這一整套人事體系有助于將整個公司對人的管理都納入制度化的軌道。
建立素質模型:員工對企業的貢獻主要取決于兩個因素:業務能力和工作動力。其中業務能力是基礎和前提。集團在不同的發展階段,對于不同的職位,業務能力的要求是不同的,也就是要求員工具備不同種類和程度的能力。這些能力的種類和程度要求的組合就是能力素質模型。建立員工素質模型-方面有利于員工的職業生涯發展,另一方面有利于員工根據公司的實際情況實現終身學習,為打造學習型企業打基礎。
優化薪酬激勵:薪酬是激勵員工的重要手段,但不是主要手段,更不是唯一手段。因此,一方面需要設計帶有業績激勵導向的薪酬,另一方面,要將員工工資直接掛靠績效考核的結果,防止干好干差都一樣的局面。建立包括內部培訓、外派培訓等在內的員工發展機制。通過這些機制的建立在維護員工關系,實現激勵。